道之为物,惟恍惟惚。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;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。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;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。自今及古,其名不去,以阅众甫。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?以此。
有如《薄伽梵歌》所说的:“绝对真理既存在于众生的内部,亦存在于众生的外部,亦动亦静。因为它如此精微,我们物质的感官能力无法看到或认识。它十分遥远却又离众生很近。”
“它十分遥远”,所以“惟恍惟惚”;同时“又离众生很近”,“存在于众生的内部”,所以“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;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”。但终究,它是视之不见、听之不闻、搏之不得的“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”,因而“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”,即“物质的感官能力无法看到或认识”。
这既一而多的“道”既长养覆育万物,却又不执着依附,视万物为刍狗,他培育一切,又吞噬一切,“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,是谓玄德”。老子赞叹道:
夫大人者,与天地合其德。
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天长地久。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;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无私邪?故能成其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