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详细介绍了各种食物之后,我们现在要讲述一下古人是如何通过拜谒衡山来修身养性的。关于这一点,顾璘在他写于1537年的《游衡岳前后记》里留下了一些可读性很强的故事,讲述他如何在衡山上逗留了10到11天,并不只是沿着山路跟别人走,而是像一名真正的登山家那样进行了探索。然而他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要克服困难,请看他自己的序言:
以都察院右都御史,建节抚楚。十有一月,巡方问俗,自长沙赴衡。
衡山图。源自方舆汇编《古今图书集成》山川典第一百六十三卷
仲冬并非人们通常登山的季节,他在山上被大雪困住。要是能看见一位不苟言笑的御史在山上滑雪或玩平底雪橇,那场景该多有趣!现实远非如此。“从者执戟前后列行,续续如行蚁。”然而当他描写自己看到壮丽的冬季风景时的感受,以及这种感受如何达到高潮时,倒是显露出了极富有人性的感情。他从轿子上下来,“踏雪寻太阳泉,冻结不流,下循石壁题名”。好一个顾璘御史,我一定要找一下他刻下的名字。他的身上有一种非常具有亲和力的自然个性,而这种同样的艺术感使得一位伟大的画家赵孟頫在一幅画于1300年左右的山水画上写下了下面这些诗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