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企业发展和个人财富的增加,曹德旺的慈善捐赠额逐年提高。20世纪90年代,他的单笔捐赠金额开始以百万计:1998年,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,他亲自飞往武汉洪灾区考察,决定个人捐出300万元。同年,他也向闽北灾区建瓯市捐200万元。2004年,他先后捐出1300万元,用于在福建修建多条道路;2005年捐300万元用于高速公路拓宽,捐600万元修建福清高山中学科技楼;2006年他与福耀集团员工捐出247万元,用于重建被洪灾冲毁的闽北小学教学楼;2007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立“曹德旺助学金”,承诺连续10年每年捐款150万元;2008年捐赠2000万元用于汶川地震救灾。
除了这些公开捐赠,曹德旺还在家乡福清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修建基础设施,却请求媒体不要报道;他还曾自掏腰包为毗邻福清的平潭县程坑村40户人家兴建新村。
这一时期,曹德旺的慈善捐赠具备典型的传统慈善特征:带有朴素的利他情感,低调不张扬,回报家乡社会、救灾济困,没有明确规划和回报要求。
二、现代慈善
现代慈善的特征是组织化、专业化、可持续,其中“组织化”是前提条件。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认为,“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发达的慈善组织。从一定意义上说,现代慈善就是组织慈善”(3)。根据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发布的《全球慈善家族百杰报告(2016)》,在2015年以前累计捐赠额超过1亿美元的100个慈善家的专业化程度很高,据统计,在其榜单上的100个超高净值家族中,有93个设立了一个或多个以家族或个人命名的基金会、公益信托。通过这些公益财团,捐赠人持续支持高等教育、研究机构、智库等组织。同时,这些家族慈善组织也有能力和决心聘请专业水平高的执行团队,其战略规划、治理、信息公开、资助管理等具体业务项目普遍体现出较高的专业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