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一生奉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为统治思想,政治思想不离儒家之道。但由于他一生直接掌管朝政,勤谨治理国家,置身于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科学文化等社会活动实践之中,以实心务实政,因而思想中具有求实思想。
编订群书
康熙皇帝酷爱中国古代传统文化,“留意典籍,编订群书”。执政期间,除派人编修《实录》《圣训》《会典》《一统志》及赋役、漕运、盐法等书之外,还组织文人、学者编撰经、史、文学等方面的书籍不下数十种。他对每部书都给予认真、具体的指导,从编辑体例、指导思想、资料来源等各方面,都作周密的考虑,甚至亲自动手,整理调查结果,批注读书心得。当时宫内设有几座修书处,例如:蒙养斋专修天文、历数、音律等方面的书籍;佩文、渊鉴二斋,专修经、史、文学方面的书籍。还有专门从事翻译满文、蒙文等少数民族文字的清文经馆。武英殿设有修书处及修书翰林。凡编辑、翻译及出版机构,均统领于武英殿总管。其机构设施相当完备。此项活动的开展,对我国古代文化贡献颇大。
一为字书。早在康熙十二年(1673)四月,康熙皇帝即提出修一部满文字书——《清文鉴》。他对侍臣说:“此时满洲,朕不虑其不知满语,但恐后生子弟渐习汉语,竟忘满语,亦未可知。且满汉文义照字翻译,可通用者甚多。今之翻译者尚知辞意,酌而用之,后生子弟未必知此,不特差失大意,抑且言语失当,关系不小。”他将这一任务交给翰林院学士傅达礼,令他将满语照汉文字汇发明,某字应如何用,集成一书,使有益于后学,但不必急于求成,要注重质量。编修过程,儒臣分类排纂,日以缮稿进呈。康熙皇帝亲自秉笔,逐一审订。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,至康熙四十七年(1708)六月,全书告成,共二十一卷。十一月初五,康熙皇帝将此书颁赐王以下、内外文武大臣各一部。这时由于形势的发展变化,更加显示出《清文鉴》的重大意义。自从清朝定都北京之后,满汉广泛接触,尤其是八旗兵派往各地驻防,使满语语音已混有当地乡音韵味,这样便失去了纯满语的音调。《清文鉴》的出版,虽然并未能将各地的满语方言全部厘定与统一,但至少保持了官方通行的书面满语的规范与纯正。不仅便利于当时的流通与应用,而且造福后世。两年后,康熙皇帝又命教习唐古特书之官员阿尔必特祜、乾清门侍卫拉锡,会同蒙古诗读学士、中书等,编修《满洲蒙古合壁清文鉴》。继《清文鉴》之后,康熙皇帝又倡导纂修汉文字书,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《康熙字典》。伴随国家大统一局面的形成和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,需要有一部更加完善的新字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