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片志05 | 国产电影真的有“武侠传统”吗?
\n \n1905电影网专稿 纯国产武侠片是否具备独特风格与传统?面对港产武侠“霸权”,我们曾如何“抵抗”?最有可能开宗立派之人,为何又生不逢时?下文,将尝试为您解开谜团。
三年前,《绣春刀》上映,获得极高口碑,人们称赞其是“国产武侠片中难得的佳作”。
三年后的今天,《绣春刀2:修罗战场》如约而至。我们期待它延续水准的同时,难免会引发一些思考。
评论中,称《绣春刀》系列创立了国产武侠新风格。这样讲,真的准确吗?
“武侠片”我们熟识,也明了“中国武侠”的意义,可“国产武侠”到底应该怎么界定,又有怎样的历史呢?
想辩明道理,还需从本源说起。返本溯源之前,我们先明确界限。
文中所讨论的国产武侠片,仅指完全由内地制片机构筹拍的武侠电影,任何引进的华语片以及合拍片,皆不属于此范畴。
谈论电影时提到“国产”,人们本能地就会想起“港产”。
想在武侠片领域谈清楚任何话题,这“港产”二字都是无法回避的高山。
在港产“霸权”下生存
“人活这一世,能耐还在其次。有的成了面子,有的成了里子,都是时势使然。”
《一代宗师》里这句话,说的不仅是人生,套用到电影产业上,同样适用。
港产武侠片几十年来独领风骚,蔚为壮观。能成此伟业,不敢说“能耐在其次”,但“时势使然”绝对是关键因素。
【大历史中的电影命运】
1905年,中国电影诞生。发展之初,并未出现“国、港”之分。
那时的香港电影规模极小,完全无法与上海以及整个内地的制片体量相提并论。
因此,在1949年之前,“中国电影”与“国产电影”的概念基本上是重合的。
在这个勃发的阶段,武侠片是中国电影最早形成规模的类型之一。
影片《师父》中,“重拍”的《火烧红莲寺》画面。
《火烧红莲寺》的大名,人们多有耳闻,它是武侠片初期的里程碑。然而,“红莲寺”却并非武侠片的发端。
在此之前,各个公司已经对电影中的武打、动作元素十分重视,类似《女侠李飞飞》(1925)《山东马永贞》(1927)等一系列影片,引领风气之先。
1928年的《火烧红莲寺》正是在这种风气的基础上,融入神怪元素,从而一炮而红。
之后,“红莲寺”续集连拍17部,且效仿者甚众,真正奠定了“神怪武侠”的潮流。
因此,在国产武侠片是否有自己风格的问题上,至少初期的“神怪武侠流”是确凿无疑的。
《中华儿女》剧照。抗战时期的电影多为救亡题材。
电影很难改变世界,改变世界的是战争和政治。
抗日战争爆发,中国电影在成长初期就遭受重创。产量剧减,制片条件骤降,武侠片也难逃厄运。
刚刚取得的成就几乎归零,迎来的是一个“武侠空窗期”,而雪上加霜的是,这个空窗期竟然长达二十年。
八年抗战之后,国内仍然局势纷杂,电影界的恢复也仅是小有起色。直到49年新中国成立,才真正给华语影坛确立了新的格局。
武侠片自1949年始,真正出现地域分野。
毛泽东接见电影工作者
因宣传导向与物质条件等原因,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,内地并未拍摄过严格意义上的武侠电影。
武侠片的根脉也因此转向了香港。
这边厢是三十年的武侠片空白,而另一边却是香港武侠电影“霸权”的奠基。
【港式武侠之开宗立派】
乱世低谷之后必有稳定与反弹。武侠片发展的黄金时代,降临到了“东方之珠”。
50年代,关德兴先生的“黄飞鸿”系列是武侠片王者。
他一生共出演约99部“黄飞鸿电影”,被看作是武侠世界里的第一位偶像明星。
张彻(左),胡金铨(右)
60年代,邵氏武侠片异军突起。“两大王牌”齐献佳作,开辟新局面。
胡金铨的《大醉侠》风格独特,将武侠片引向一条新路。其在美学上的探索,至今影响着华语影坛。
张彻的《独臂刀》当年票房大捷,之后同类影片开花结果,培养明星无数,商业领域所向披靡。
70年代,李小龙成为最耀眼的明星。
他自美国回港拍摄的《唐山大兄》和《精武门》横扫影坛。
虽然英年早逝,但他的影响力至今不灭,无数人仍将其视为终极偶像。
他的作品也直接引导着影坛风向,之前流行的古装剑侠片渐渐被功夫片所取代。
成龙以及“七小福”也借李小龙的东风开始崭露头角。
楚原(右)与李小龙
另一边,邵氏则又添楚原一位大将。多部改编自古龙小说的影片,继续丰富着武侠片类型。
除此之外,还有长城、凤凰、电懋等多家电影公司在1949年之后坚持武侠片创作,同样屡有佳作问世。
至此,香港武侠片真正走上了高峰。无论是数量、质量还是种类丰富程度,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【背靠大树·从零开始】
改革开放之后,武侠片在内地漫长的缺席终于结束。
各制片厂开始筹拍武侠题材,如日中天的香港也在寻求与大陆的合作。
当年“红莲寺”的辉煌太过遥远,又刚刚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停滞,“国产武侠片”完全处于从零开始的状态。
这种发轫又背靠香港这棵“大树”,难免就有很多被动的情况。
《少林寺》为无数内地观众做了武侠片启蒙。可它并不是一部“国产片”。
影片由香港长城电影公司投拍,除使用内地演员、内地取景之外,完全是一部港产电影。
陆港两地制作能力的落差,造就出这种非典型的“合拍片”。而这种差距,并未因内地的开放而迅速缩小,反而有越拉越大的趋势。
80年代,成龙迅速崛起,香港武侠功夫类影片又发展到了新的阶段。
反观内地,受各类条件的限制,其进步的速度远远不及香港的成熟体系。
面对这样的困局,像《少林寺》一般,大力发展合拍,是明智之举。
香港团队负责制作,内地提供场景和演员,这样的模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。
80年代的《木棉袈裟》《南北少林》《海市蜃楼》,90年代李连杰主演的“黄飞鸿”和“方世玉”相关影片均是合拍而成。
这样的结合方式,“间接地”令内地观众欣赏到“香港武打片”。过足戏瘾的同时,人们的口味也越吊越高。
合拍片兴起,无形中给纯国产武侠制造了困难。
本就是白手起家、技不如人,强大的邻居还在家门口赢得了观众。内地武侠片作者的日子,实在是不好过。
[1905电影网]独家原创稿件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,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
\n